
近年来,攸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的关键之举,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、促进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要举措,因地制宜、科学规划、精准选址,实现了“田成方、路相连、渠相通、涝能排、旱能灌”目标。
近日,在春联街道春塘龙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,施工人员正在抓紧时间修筑水渠。过去,春塘龙村的农田因水渠设施年久失修、配套设施不齐等原因,农田旱不能灌、涝不能排的问题比较突出,新修水渠后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。今年春塘龙村新修水渠12公里,受益农田面积3600多亩,预计年底全部完工。
村民候开桃:“一开始是靠天水,水库上的水也下不来,村里好多村民都反映,如果是大干旱就没有收获,后来农业农村局就申请了这个项目,现在到了大干的时候就可以用电排,对于水稻还是有保障有好处,现在施工方也在保质保量地赶工。”
江桥街道牛头湖村种植面积共3000余亩,粮食产量近4000吨,作为攸县粮食生产大村,原有的农田基础灌溉水渠设施薄弱,渠道窄小,一到旱季排水困难导致农田缺水,而在雨季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。本次高标准农田建设水渠17公里,建设山塘19口,受益农田面积2200余亩。
施工方江金龙:“项目主要是以水渠为主其中还有水塘和机械路,现在已经完成了40%左右,水渠已经有6000余米,水塘完成了4口,我们从接到项目开始就抓紧时间,抢天气抓进度,已经安排了九个班子有100多号人,现场有五部挖机在动工。”
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地,近年来,攸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工作目标,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。按照“集中连片、规模开发、整体推进”的原则,合理确定项目镇、村和实施面积。
攸县农业农村局分管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负责人彭德:“为了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,我们充分考虑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、合理性和工程效益,严把工程、质量关,我们在工程上推行了几个机制,一是对工程质量的群众举报机制,第二个是‘五员一代表’监督管理机制,第三个是督察通报处罚机制,发动我们所有的老百姓去共同监管这项工程质量,共同把这项工程质量抓好,抓实。工程建好之后,要长久且正常地运行,发挥它的使用效益,我们就要发动镇、村,特别是种粮大户,一起参与建后管护,让这项工程长久地发挥使用效益。”
今年以来,攸县3.2万亩国债高标项目全部纳入投融资创新,总投资达到13470万元,亩均投资标准达到4209元/亩。2023年-2024年新增耕地开发约500亩,可实现新增耕地指标收入8500万元以上。
攸县农业农村局分管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负责人彭德:“我们很多偏远地区农田基础设施相当落后,所以我们攸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非常重视的,而且逐年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。”
建好高标准农田,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,使农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状态,确保粮食安全。攸县作为农业大县,耕地面积77万余亩,用农面积69万余亩。目前,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52万余亩。同时,大力倡导高标项目建成区全部用于双季稻生产,目前,全县高标项目区双季稻覆盖率54%以上,总面积达到26.1万亩,较2023年增加4.2万亩。
攸县农业农村局分管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负责人彭德:“今年全县的高标任务是5.15万亩,从7月份开始,我们就已经在全县铺开建设,现在正当是工程建设的黄金季节,我们现在正在抓紧施工,所有的工程在年前到明年春耕生产之前可以投入使用。”
一审:刘洁琼丨二审:蔡晓雅丨三审:刘峰
监制:吴辉兵
责编:付静
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【2022-3-26成长ABC】高楼小学:红色文化浸润 爱驻最美村小
【2022-2-26成长ABC】以爱筑校 护航成长
【2022-01-08成长ABC】株洲市最美村小之丫江桥仙石小学:用心育人 用情润心
【2021-12-11成长ABC】国培育精英 携手促提升
【2021-11-13成长ABC】攸县话,你会说吗?
【2021-10-30成长ABC】“芙蓉学校”花开攸州 乡村教育再添新军
【2021-10-16成长ABC】风雨中的向阳花
【2021-10-02成长ABC】不惧挫折 坚毅前行
下载APP
分享到